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学预见 >> 三里畈革命史略
新闻中心

三里畈革命史略

hs666.jpg

三里畈革命史略


三里畈镇是罗田县的经济、文化、教育重镇,在罗田革命史上,也是一个风起云涌、血火交加的红色基地。今年是是我国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的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在党史学习的教育活动中,三里畈镇的全体党员有必要回顾本地的革命史,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定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带领全镇人民打赢“乡村振兴”的群众战争,建成小康社会。
三里畈地处罗田、麻城、浠水、黄冈四县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水陆交通非常便利,因此信息灵通,开化领先,商贸发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然也成为红色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地。早在大革命时期,三里畈就成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建立了农会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三里畈成了黄冈地区抗战的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途径三里畈,拉开了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三里畈在黄冈乃至湖北的革命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以为自豪,以为骄傲,也以为动力。
三里畈地区的革命斗争史,时间很长,衍变复杂。我把它梳理一下,分为几个小专题,给诸位作个简介,便于了解。这几个专题是:1、三里畈烈士亭;2、最早的党组织----三里畈支部;3、三里畈暴动;4、何笃斋等烈士的事迹。

三里畈烈士亭----罗田最早的革命烈士纪念物
三里畈烈士亭建于1953年10月,位于三里畈镇区北面名叫赤膊龙的小山岗上,碑铭记载113位烈士姓名。烈士亭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三层六方塔式建筑,砖石结构,亭高9米,顶饰红色五角星,庄严肃穆。亭内三面石墙上嵌黑色大理石碑4通,每通高1.3米,宽0.65米,楷书阴刻碑文。东面石碑是烈士亭碑文,记述建亭缘由和意义,落款是“三里畈区人民政府及全体人民”。西面石碑是三里畈区党委题词:“为祖国为人民为全人类彻底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落款署名是“书记段正旺、副书记王伯恩、委员丁际川”。北面两块石碑嵌刻113位烈士英名。一个地域不大的区镇,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百多人,可见当时的革命斗争是多么残酷,多么惨烈!三里畈烈士亭是罗田最早的烈士纪念物,反映了解放初期三里畈地区人民群众的觉悟和先进性。
三里畈烈士亭1985年被列为罗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建言重修烈士亭,党委、政府及时采纳代表委员建议,投资重新修缮。现在,三里畈烈士亭已经成为广大党员、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三里畈高中、初中、小学的学生都来祭扫,举行纪念活动。
三里畈烈士亭中碑铭记载113位烈士姓名,还不够完全。据民政部门统计,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牺牲在三里畈的本籍和外籍烈士共146名。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们。
三里畈支部----罗田最早的党组织之一
在罗田,人们公认第一个党支部是李梯云、肖方在胜利金凤楼成立的,时间是1926年8月。殊不知,三里畈党支部也是罗田最早的党组织之一,成立于1926年10月,仅比胜利党支部迟一个多月。只不过三里畈以前属黄冈县管辖,1952才划拨到罗田,所以解放前的历史罗田没有记录。

在中国革命史上,黄冈是最早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的地区,可以说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黄冈籍知识分子,很早就开始在武汉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党在湖北的创建积极开展活动。1920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在武昌创办了武汉中学,并亲自到校传授马列主义和文化科学知识。同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7人在武昌建立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代表共11人,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黄冈籍人士出席了大会。1922年,黄冈县在陈策楼村成立黄冈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陈策楼小组,到1924年,建立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黄冈支部”。1925年1月,党的“四大”后,鄂东地区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27年5月,黄冈、黄梅、黄安、麻城、浠水、蕲春、罗田7县党员总数达1356人,其中黄冈最多,有643人,这中间包括了三里畈。
1926年夏,武昌两湖师范学校的学生何笃哉、武汉中学学生徐继达受湖北省执委会的委派,回到家乡三里畈,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26年10月,中共三里畈支部在三里畈老街秘密成立,何笃哉任支部书记,何教成任组织委员,徐继达任宣传委员,史卓元任青年委员,何子英任妇女工作委员,下辖三官殿、七道河、余家山、乌石冲、温泉、西流(今以油河为中心的宜林地区)和三解元等七个党小组。可见,当时的三里畈支部组织严密,分工具体,党员人数不少,组织的活动范围也不小。大革命时期是党的初创时期,属于星火阶段,而三里畈就有这样规模的阵容,令人敬仰。
1927年5月,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党员数量大量增加,中共三里畈支部改建为中共三里畈区委。何笃哉任区委书记,何教成任组织委员,徐继达任宣传委员,史卓元任青年委员,何子英任妇女工作委员,原来的七个党小组都改建为支部。三官殿支部书记是何文华,七道河支部书记是刘青成,余家山支部书记是余子洲,乌石冲支部书记是盛身并,温泉支部书记是何梅阁,西流支部书记是金翰高,三解元支部书记是何宝善、蔡席丰任组织委员
三里畈支部建立后,积极发展农民运动。1926年秋,在三里畈大庙成立了三里畈农民协会。其后,为了统一领导浠水、黄冈、罗田三县边界地区的农民运动,由浠水的徐济民、三里畈的何笃哉、罗田的袁有才协商,建立浠罗黄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呈报省农民协会批准。1927年3月2日,浠罗黄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在三里畈何氏三甲祠正式成立,会议推举何笃哉担任主任委员,徐继达、王畿、袁有才任副主任委员,陈季黎、徐济民、史耀华、何栋材、史卓元、何介、丁炳焕、何先海、张福纯、张质材为委员。


1927年3月4日,三县农研会组织在三里畈大河坪召开规模巨大的庆祝大会。来自方圆60华里的农会会员及群众近三万人参加大会,显示了三里畈地区农民运动的高涨。大会由何笃哉、徐继达、王畿、袁有才、史卓元组成主席团,何笃哉作主题报告,徐继达、金翰高以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讲话。这次大会,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群众,对三里畈地区革命斗争影响巨大。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三里畈地区的革命活动受到血腥镇压。金翰高、何宝善、何子英等优秀党员被残酷杀害。

但三里畈大党组织没有屈服,依然坚强地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在何笃哉被派往参加南昌起义后,徐继达等共产党员又秘密建立了三里畈地下党支部。徐继达任书记,何炽楚为组织委员,史卓元为宣传委员,何海峰为秘书。党员有何文华、杨清潭、何德良、何仿川、何汝南等十多人。1927年12月,在中共黄麻特委的领导下,徐继达联络成立了以地下党员为核心的三里畈地区“兄弟会”,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2月,红六军一部一百多人,在胡亮寅的带领下,到三官殿秘密联络史卓元、何炽楚等地下党员,探摸敌情,攻打团匪据地杨家寨。战斗结束,返回三里畈,放火烧毁民团头目何杰夫的房子,枪毙了作恶多端的大劣绅林献祥。惩办了反动透顶、残酷剥削的大土豪何卓夫、何领梅,没收了劣绅胡献成的布匹、货物,活捉了张家冲大地主丁子循,并罚他支付12个金元宝和2000块银元。这次斗争,狠狠打击了反革命气焰,鼓舞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三里畈暴动----罗田最早的大型农民革命斗争
“三里畈暴动”,与黄冈的“杨鹰岭暴动”同时举行,是浠水、罗田、黄冈边界地区的一次大型的农民革命斗争,比“黄麻起义”和“商南起义”还早半年。1999年,我参观团风县杜皮革命烈士陵园,看到纪念馆中有“三里畈暴动”的专题展览,大吃一惊,没想到三里畈有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可惜的是,我当时没有系统地把那些资料拍摄下来。前两年又去看过,那个专题展台已经撤掉了,可能是因为三里畈属于罗田管辖了,团风没必要再重点宣传吧。
“三里畈暴动”是浠罗黄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组织发动的大型的农民革命斗争活动。1927年4月上旬,罗田、黄冈、浠水三县边界的农民11000多人,在共产党员何笃哉、何宝善、金翰高、徐继达的带领下,手持长矛大刀,向浠水黄泥畈进发,将浠水徐泽甫等大土豪的财物没收,大部分用于退还佃户的佃租,救济贫苦农民,留下小部分银元购买****。愤怒的农会会员把大土豪徐泽甫押解到三里畈,开大会审判,再执行枪决。
“三里畈暴动”是觉悟起来的农民勇敢向封建压迫阶级开展斗争的革命行动。自此之后,农民协会在浠罗黄三县边界地区的威望更加提高。

何笃哉等烈士的事迹
何笃哉烈士出生于三里畈张家塆村享堂塆的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在族人资助下,他于1923年考入武昌两湖师范学校。在校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他毕业回到家乡罗田三里畈。他接受武汉党组织的委派,到家乡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他串联了进步知识青年史卓元等人,一起闹革命。1926年10月,与徐继达一起创建了中共三里畈支部,并任支部书记。不久,又当选为三里畈地区农民协会主席、三里畈区党部书记、浠黄罗三县农民运动研究会主任委员。到这年年底,三里畈、黄冈庙、七道河、三官殿等地,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先后建立起农协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农民自卫军等组织,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大革命转入低潮。他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赴鄂城加入贺龙领导的革命军教导团,随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随起义部队转战广东、湖南、江西等省,曾担任过第二十纵队政治部主任。1930年5月,在江西兴国与敌作战,英勇牺牲。
何笃哉烈士是罗田早期的优秀共产党人,是三里畈地区党组织的建立者和领导者,又是三里畈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他领导了三里畈暴动,又参与了南昌起义,在红军队伍中担任较高职务,是一位了不起的罗田英雄人物。2015年,安徽金寨党史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给我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何笃哉烈士的故居地址、后人情况以及在三里畈的活动轨迹,说是金寨革命史上已经收录了他的名字和简介,作为鄂豫皖地区重要的革命人物。
何宝善烈士三解元村倒金钩塆人。他自幼聪敏好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才华出众。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何宝善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湖北名校武汉六中。在武汉求学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说,参加革命活动,并到毛主席创办的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于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暑期,1926年9月,以湖北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罗田发展农运工作,何宝善与李梯云、何笃哉、金翰高、徐继达等人受党组织派遣,作为省农协特派员,从武汉回到罗田,揭开了罗田地区农民革命运动的序幕。10月,与何笃斋一起组建了中共三里畈支部,任宣传委员。其后,三里畈农民协会成立,当选为委员。1927年春,党组织派他到本县的平湖等地发展党组织和农协会组织。同年3月2日,成立浠黄罗农运研究委员会,他参加了这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在浠罗黄农运研究会的领导下,三县边境地区的革命斗争开展得有声有色。

19276月,何宝善奉上级指示带领十几名农会骨干赴鄂城参加贺龙领导的革命军。这支队伍从鄂城出发经九江再开赴南昌。何宝善任该部队师部政治指导员。南昌起义成功后,部队迅速转移,由贺龙、刘伯承带领一部经闽西直往广东潮汕地区,途经敌人的围追堵剿,部队减员过半。到达潮汕后,遭敌人包围,部队突围时被打散。何宝善一行五人返回武汉,找到党组织,奉命再回到黄冈、罗田等地坚持地下斗争。18285月,当他寻找党的地下组织时,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虽然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于同年115日在黄州东门外河滩被害,时年二十八岁。就义前,何宝善烈士不断高呼革命口号,有在场目睹整个过程的群众一位放牛老汉告知何宝善烈士就义时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一定成功”等大致内容的口号,而敌人就将他的舌头割下,就在河滩上失血过多的何宝善就在烈日暴晒下用受伤惨重的双手爬向河边直至壮烈牺牲。

何宝善烈士就义前,当地游击队曾经极力试图营救,在敌人的行进路线上设下包围圈,但是敌人临行前突然改变了路线,因此营救失败。何宝善烈士家庭条件较为优良,但他毅然决然参加革命,不考虑自己生命安危,那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值得学习。
史卓元烈士是三里畈镇汪家垄村寨下湾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夏参加革命,同年秋,由何笃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三里畈团支部书记和农协秘书。1927年6月,三里畈地区革命转入低潮。他和一部分革命青年去外地参加了贺龙领导的革命军,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被敌军打散。他只好辗转回家。1928年3月经其堂兄史复康的帮助到武昌裕华纱厂当了一名工人,化名为史少斌。进厂后很快与该厂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并积极参加工厂的革命斗争。1929年2月,在一次张贴革命标语时被人发现告密,当夜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睡钢丝床”、“坐老虎凳”、“戴铁锅”、“滚铁菱角”等酷刑。他始终未出卖党组织和革命同志。敌人逼问他该厂有多少人搞革命,要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时,他始终总是一句话回答:“全武汉都是我们的人,名单只有我一个。”他入狱不到一个月,受酷刑二十多种。当其兄送饭时,见他遍身血肉模糊,相貌已难以辨认,流下了泪水。他对其兄说:“哭什么?搞革命总会有牺牲。死了我一个人算不了什么,革命终究会成功的。”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而一无所获,终于在1929年3月1日将他杀害。他就义前高呼:“革命成功万岁!”史卓元牺牲后,他哥哥从武汉运回尸体,安葬在老家寨下塆(杨家寨下面)左侧山坡上。史卓元烈士故居现已荒废,破屋还在,无人居住。其坟墓也极其普通孤寂,但有人祭扫。
我写的《革命烈士史卓元的故居与坟墓》一文,被收入县政协出版的《罗田文史资料》之中,又收入黄冈市政协编撰的《黄冈英烈》一书。
金翰高烈士是宜林人,生于1903年。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却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1920年至1926年在武昌湖北省法政高等学校读书。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由湖北省农民协会委任为省农协特派员,回到罗田三里畈参与领导浠水、罗田、黄冈三县的农民运动。12月,当选为中共罗田县委委员。先后在罗田八迪河、簰形地一带组织成立农会,打土豪,宣传妇女解放。将打土豪得来的一部分钱买了十二支枪,武装了农民自卫军。因此土豪对他极为仇视,趁1927年5月叛军夏斗寅来罗田“打党”之机,设毒计诱捕他。1927年6月2日在八迪河被敌人杀害,时年24岁。其墓葬在河铺镇林家塆村天堂四级电站西侧山嘴。
何先海烈士,又名何正,是三官殿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浠罗黄三县农运研究委员会委员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为了掩盖敌人的耳目,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组织了十余人的游击队在浠水华桂山打游击,同时兼任宜林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浠罗边区正式成立,任宣传部长。1940年3月,他率领的游击队在浠水编为浠罗独立营,任营长。同年8月,任浠罗边区区委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率领独立营活动在罗田、英山、浠水一带,同反动势力作顽强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年夏,浠罗边区工委会成立,任军事委员。1942年农历冬月初四,独立营在英山芦花尖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他在突围时牺牲。

徐锦树是新四军团长,南事变后被国民党杀害,安葬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他是三里畈镇宜林村人,出生于1907 年,牺牲于1941年。1922年考取黄州中学。1925年,参加广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以湖北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份,先后到黄安、麻城、黄陂、孝感、光山、罗田、崇阳、通山、通城、蒲圻等县,指导建立基层党组织及农民协会,发动农民武装起义。1929年4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由排长、副连长升任副营长。1932年初,任团政委。1932年8月起,率部转战1500余公里,于1932年12月底,到达川北地区。1933年,调任第四方面军第30军第90师第268团政治委员。参加长征。1937年9月,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营长。1940年春,任第3支队第5团团长,率部战斗在皖南抗日前线。1941年1月13日,在突围中负伤被俘,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1941年深秋,挖墙越狱时牺牲,终年34岁。
伍英是牺牲在三里畈的外籍人士。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三里畈也成了革命热点地区。1947年底,刘邓大军一部在区域内战术转移,国民党47师乘机举行冈北麻东(即黄冈北部和麻城东部,当时三里畈隶属黄冈县管辖)进剿,在三里畈地区建立了四个联防区。刘邓大军留下武装工作组,开展地下工作,与国民党军队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武装工作组的人员都是南下干部,政治文化素养比较高。在三里畈一带活动的武装工作组,有七八个人。组长伍英,是山东人,副组长王林,是河南人,还有一个副组长李善荣 ,也是河南人,还有一个大队长蔡席丰是罗田三解元人。
    1948年春,工作组秘密召集三里畈地下党员,到陈立山举行会议。伍英、王林、李善荣副组长和三省游击队队长蔡席丰为代表的地方干部十几人参加会议。会议地点在陈立山的居民方火生家。因为陈家收山货、缫丝、织布,家道殷实,房屋宽敞,同情革命。
不幸的是,这次会议被奸人探知,到乡自卫队告密。乡自卫队集结队伍,悄悄包围了陈立山。自卫队在塆子的西面小山岗上架设一挺机枪,在西面山垴上也架设一挺机枪,带长枪的有好几十人,枪口都对准方家。自卫队用机枪扫射试探,将土墙打了几个窟窿。参加会议的人员只有工作组成员三支**,无法抵抗。千钧一发之际,伍英组长决定大家迅速疏散转移。伍组长往后山斜向罗汉垴方向突围,不幸被对面机枪射中。他坚持移动数百米,至后山坳后,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地方干部路线熟悉,有的带李善荣副组长迅速逃走,有的就近潜入其他熟悉的居民家,说是走亲戚。唯独副组长王林没有来得及走脱。眼看乡丁马上进湾,方火生的妻子史冬娥灵机一动,迅速拿出丈夫的衣服让王林穿上。稍后,自卫队荷枪实弹闯进屋来。王林打呵欠伸懒腰,面对乡丁的询问,史冬娥说这是自己的男人,害病了。自卫队相信了,没有继续盘问搜查,让王林化险为夷。
   那时候,工作队一般单个外出活动比较多,主要是发展积极分子。自卫队击中伍英后,认为工作队这次也是单人活动,就没有仔细搜捕。自卫队离开后,当地群众将伍英烈士埋葬在史家坳后山冲。多少年来,史家坳乡民对这位烈士的坟墓经常照看维护,民政部门给予了一定补助。
   新中国成立后,王林担任三里畈区委书记兼政委、后来调回老家河南;蔡席丰任三里畈首任区长,后调任阳逻区长。1978年,王林(时任河南平顶山市长)与李善荣、蔡席丰专程来三里畈看望史冬娥女士,对公社干部及史冬娥的家人表示感激。

何子英是一位非常英勇的女烈士。她是何笃斋烈士的妹妹,在兄长的带领下参加革命,是三里畈最早女共产党员。1926年,三里畈支部刚成立,她就担任了妇女工作委员。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反革命势力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何子英被捕后,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惨无人道的敌人不顾她身怀有孕,让她睡铁床,灌辣椒水,最后把她倒拖到三里畈大河坪,残酷杀害。
       三里畈的革命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黄冈党史讲堂】第三十一期 鄂东人民支援渡江作战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之后,第二野战军四、五兵团,从淮北南下大别山区,进到长江北岸;第四野战军沿平汉铁路挺进到河南信阳地区,和二野、三野协同一致,准备南渡长江作战,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种形势下,鄂豫区党委召开了扩大会议,部署全力支援大军渡江作战。会后立即动员全区军民,一方面进一步肃清境内残敌,一方面做好支前工作,加紧大军渡江作战的工作准备。1949年2月,鄂豫区成立了以王树声为司令员、刘子厚为第二司令员的支前司令部,负责组织民工,筹集粮草、钱款和船只,修路建桥,设立兵站,维护交通运输。

鄂东人民支援渡江作战

为了在短期内筹集足够的粮草,第四、五专署于2月间发出了征借1948年度公粮的布告。在征借方法上,提出可通过各种统战关系利用保甲、户族长及其他上层人物进行征收。并大力宣传这次征借1948年度的公粮,等全区解放、政权建立、秩序恢复后,重新清理,多退少补。为了保证迅速完成征借任务,全区各级领导都亲自动手,精确计算,具体布置,分工负责。由于领导重视,一抓到底,公粮征收任务完成出色。从3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4个月时间,经鄂东地区通过、渡江和休整的解放军约35万人。全区供应了1亿2000多万斤粮食、7000多万斤柴草、100多万斤食盐,保证了大军供给。

团风县渡江战役纪念碑

渡江的船只十分重要。1948年底至1949年春,国民党为了阻止解放军过江,严格控制了沿江各码头渡口,国民党第八绥靖司令部、湖北省第二行政公署强行责令沿江驻军将江北的船只、竹筏全部驱往江南,不能驱往者彻底毁掉。其中,国民党第四十六师一八八旅驻黄梅县小池口的部队,一次就毁坏民船100多只。为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鄂东沿江各县党组织发动船民展开了一场夺船、保船的斗争。他们昼夜行动,把船只由长江转移到内湖,由内湖转移到塘、港,装上沙子和泥土沉入水底进行掩藏。来不及转移的船只,派积极分子、党员和船民一道随船行动,伺机而行。当支援大军渡江的指示下达后,各级党组织便立即动员群众筹集船只。黄梅县渔民两天内将沉入水底的370多只船全部捞起来,还设法将国民党劫持到江南的一批船只运回来,一共为南渡大军筹集了700多艘渡江船只。广济县组织大批船工在二十天内赶制了300多条船只。黄冈县组织了320多只船入江,还组织了560多只船在内湖运送粮草。蕲春县组织入江的船只也有200多只。

鄂东人民用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的事迹,受到了上级党委和解放军有关部队的赞扬和表彰。


【黄冈党史讲堂】第十八期 从黄冈走出的四支抗日武装—独立游击第五大队


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的前身是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系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外围直接组织和领导的最大的一支抗日人民武装力量。

张体学

1938年10月24日(即黄州沦陷次日),中共黄冈县委领导的秘密游击队在杜皮张家山正式打出“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的旗号,队长张体学,指导员文祥。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成立后,即四处张贴《告黄冈父老同胞书》和宣传抗日的标语,并开始公开发展抗日队伍。11月,鄂东特委副书记方毅率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1个中队袭击了淋山河日军据点,打响了黄冈敌后抗日的第一枪。至12月,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队伍发展至400余人。

1939年1月,鄂豫皖临时省委为使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取得“合法”名义,以解决部队给养问题,经与驻防大别山区的国民政府军第二十一集团军谈判商定,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并划定麻城夏家山、黄冈芦泗坳一带为其防区。

整编后的五大队共有4个中队730余人,大队长张体学,副大队长丁宇宸,政治处主任文祥。五大队组建的同时,成立了五大队军政委员会,作为党的领导机关,统一领导五大队及其活动区域的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书记方毅(1939年2月谭希林接任),副书记刘西尧。1939年4月,刘西尧接任军政委员会书记,张体学任副书记。随后,鄂豫皖区党委陆续派来汪进先(任副大队长)、吴林焕(任参谋长)、熊桐柏等原红军干部前往五大队工作。五大队官兵大部分驻扎于麻城夏家山、黄冈芦泗坳一带,在黄冈鹅公包、龙王山、回龙山,麻城徐古,浠水何家寨等地也有少部分队伍驻扎。

鄂东抗日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旧址

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成立伊始,便深入敌后主动出击日军。1939年1月3日,(武)汉麻(城)公路和柳界公路沿线据点的日伪军2000多人,分3路“扫荡”大崎山一带。其中两路进攻国民党“鄂东游击总队”所属的保安第八团防区,一路进攻五大队防区。保安八团稍作抵抗便逃亡山中。五大队则在张体学、丁宇宸指挥下,兵分3路进行反“扫荡”:一路支援保安八团;一路插入新洲、柳子港等地袭击日伪根据点;另一路在糍粑垴、象棋山和沙河以东、蔡家河以北的山地中,用“麻雀战”等游击战术与日伪军周旋。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击毙日伪军10余人,并且镇压了带领日军进山的汉奸,逮捕了新洲伪维持会长,粉碎了日军进山“扫荡”的计划。

2月,五大队又一举拔除了宋家墙日军据点。宋家墙位于武汉至团风、黄州的公路线上,五大队中队长漆少川通过地方党组织详细侦察了日军据点的情况后,请来当地群众带两个战士趁夜潜入据点,用集束手榴弹将驻守据点的12名日军全部击毙。此后,五大队还袭击了方高坪、宋埠、中馆驿等日军据点,火烧巴铺大桥,并在公路上多次伏击来往日军,破坏日军交通线,极大地振奋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情绪,连国民党鄂东行署和五战区司令部也不得不承认五大队“抗日有功”。

1939年6月,五大队已发展到11个中队、1个机炮排。全大队总计1300余人,对内称为独立团,编成3个营,熊桐柏、刘传贤、漆少川分别担任各营营长。

五大队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1939年8月中旬起,国民党桂军和鄂东地方武装陆续调集重兵向五大队驻地进逼。9月1日凌晨,桂军一七二师两个团和鄂东第十八游击纵队向五大队发起全面进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五大队被迫进行反击并分路突围。经过激烈战斗,五大队大部突围至罗(山)礼(山)边大小鸡笼山同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会合。其三营一部则转移至王家坊一带开辟根据地,并改建为黄冈游击大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驻扎在三里畈三解元一带,蔡席丰任黄冈游击大队大队长


文风猎猎三解元

 

三解元是罗田县大崎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惠兰山南麓,与三里畈接壤。其地势东西两面是山岭,北连大城坳,南接泗泊河,中间是平坦的冲畈,算得上大别山区的一块膏腴之地。三解元之名,颇具文意,彰显地方的文雅特色和耕读成果。解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省考的第一名。一个地方能出三个解元,当然是冠绝八方了。但是没有资料显示究竟三个解元是谁,只能存疑。解元一词,另有一义,是指名望突出的读书人。按照此义,说此地以往出过三个有名的读书人,那就名正言顺了。实际上,三解元这个地方的确文风猎猎,有成就的读书人层出不穷,担得起此名。

在近代历史上,三解元曾经赫赫有名,是因为这里是省二高的所在地。19387月,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署由黄州迁至大崎黄土岭五广祠,鄂东游击总队指挥部也一同迁至项家河大庙。程汝杯任二区专员兼鄂东游击总队总指挥。1939年,程汝怀利用原省立黄冈初中的基本力量,组建湖北联合中学鄂东分校,校址设在罗田山区三解元(当时属黄冈)。一年后联中改为湖北省立第二高中,简称省二高,也就是当今名扬四海的黄冈中学前身。所谓联合中学,即是将各县沦陷地方的初级中学,在大崎三解元联合办成一所中学,学生是来自鄂皖十四个县的初中学生。升格为高中后,校名改为湖北省第二高中(一中设在恩施),成为鄂东地区最高学府。省二高高峰期,有学生900余名,计高中3班、初中11班、女子1班,另简师1班、师训2班、补习2班,共20班,分高中、初中、女子三部。高中部设泗泊河,初中部设三解元,女子部设麻冲河,简师及师训班设三里畈。校舍利用各族祠堂庙宇和少数民房,因陋就简,略加修缮。19472月,改名湖北省立黄冈高级中学,简称"黄高"19478月,省二高迁回黄州。自1939年创办,到1947年迁往黄州,省二高在三解元立校八年,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省二高的创办和发展,蔡礼成先生功不可没。蔡礼成(1897—1981),字闻佛,大崎泗泊河村畈上塆人。毕业于日本长崎高等师范毕业,后又在日本高中执教一年。归国后,历任湖北省立第二女中教师,省立科学实验馆馆长,兼任武汉大学数学教师。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湖北省政府委任他**京山县县长,他托病请辞,没有赴任。抗日战争爆发,武汉沦陷后,回到家乡鄂东大崎三解元组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简称联中)鄂东分校,任主任综理校务。联中改为湖北省立第二高中,他担任校长。他写了省二高的校歌:"蕙兰山下,泗水溪头;良师益友,朝从夕游;爱惜这泗水,韶华休闲度。"还编写了抗日儿歌: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你拿刀,我拿枪。团结起来打东洋。我们同胞四万万,你死我活战一场。

蔡礼成是个传奇人物。他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里。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老四。七八岁时候,他无钱上学,上山砍柴放牛。当时三解元有个私塾,他把牛放在山上,在私塾外边听老师教书。后来私塾先生发现了,就考问他听了些什么,他居然背诵了许多诗句。先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就破例不要学费收下他为学生。蔡礼成在这里从师读了三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但店高等小学,当时从泗泊河、三解元、黄土岭这一带去但店考学的不下四十人,只录取三人,而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上榜。蔡礼成在但店高小里数学特别优秀,两年后他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黄州六中(湖北省立第六中学)。他在黄州读了三年,他又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湖北省高中(设在武昌)。从小学到高中这个三级跳十分优秀,级级名列前茅。由于蔡礼成学业优秀,尽管家境贫寒,但蔡氏家族用族产供给他求学费用。1920年(民国九年),蔡礼成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保送赴法国留学。后因故未能成行。1922年。武汉地区录取赴日留学20人,礼成名列第三。赴日本留学长崎高等师范学校。他在日本长崎高等师范学校里读了六年,毕业后在日本高中执教一年。回国后,一直在武汉从事教育工作。鄂东行署同意组建联合中学,后升格为省立高中,他一直担任学校负责人,为省二高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

蔡礼成精通日语和英语。抗战时期,一名美国飞行员因飞行故障跳伞落在三里畈河滩。鄂东行署的官员不能与美国飞行员交流,只听美国人呜哩哇啦乱叫,不知说的是什么,就派人把蔡礼成找来。蔡礼成与美国飞行员对话后,那个美国人立马喜笑颜开,听从行署的安排。

蔡礼成有八个孩子,六男二女(其中有一个夭折)。解放后,这七个孩子长大成材,在机电、水利、教育、飞机制造、桥梁等行业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两个总工程师,三个工程师,两个担任武汉市高中数学教师。

革命烈士何宝善是三解元村倒金钩塆人。他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何宝善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湖北名校武汉六中。在武汉求学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说,参加革命活动,并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暑期,何宝善与李梯云、何笃哉、金翰高、徐继达等人受党组织派遣,作为省农协特派员,从武汉回到罗田,揭开了罗田地区农民革命运动的序幕。

192610月,中共三里畈支部在三里畈老街秘密成立,何笃哉任支部书记。下辖三官殿、七道河、余家山、乌石冲、温泉、西流(今以油河为中心的宜林地区)和三解元等七个党小组。何宝善是三解元党小组负责人、蔡席丰是组织委员 。 19275月,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党员数量大量增加,中共三里畈支部改建为中共三里畈区委。何笃哉任区委书记,原来的七个党小组都改建为支部。三解元支部书记是何宝善。

19276月,何宝善奉上级指示带领十几名农会骨干赴鄂城参加贺龙领导的革命军。这支队伍从鄂城出发经九江再开赴南昌。何宝善任该部队师部政治指导员。南昌起义成功后,部队迅速转移,由贺龙、刘伯承带领一部经闽西直往广东潮汕地区,途经敌人的围追堵剿,部队减员过半。到达潮汕后,遭敌人包围,部队突围时被打散。何宝善一行五人返回武汉,找到党组织,奉命再回到黄冈、罗田等地坚持地下斗争。18285月,当他寻找党的地下组织时,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虽然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于同年115日在黄州东门外被害,时年二十八岁。

何宝善是黄冈、罗田地区早期的革命志士之一,而且是早期革命领导人。他的墓地就在故乡倒金钩的山坡上,现在成了大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解元民风淳朴,耕读成风,自古至今多有人才。现代最有名的当数倒金钩的“博士之家”。 倒金钩有个小学教师名叫蔡德雄,尽管是个半边户,一边教书,一边耕种责任田,含辛茹苦尽心培养三个孩子读书。三个孩子也非常努力,学业优秀,先后都考取了博士。所以,当地的人们都称蔡家为博士之家。现在,蔡德雄的两个孙子也成了博士,加上两个博士儿媳,全家有七个博士了,是远近有名的真正的博士之家。由于有这样的楷模,三解元村的读书气氛很浓,尊师重教成为良好习气。

蕙兰之乡,解元之地,文风猎猎,可歌可泣。


三里畈地区地名、人物故事传说


 

富猪寨的传说

 

七道河两侧有两座山峰,东面是小寨,西面是富猪寨。富猪寨山势险峻,可山顶上有平地,有水源,是个富饶之地。现在山上建了一个药材场,前些年还养了许多鹿。

富猪寨上古人修筑了石城,那是为防止土匪袭击、百姓躲避战乱而修建的。一百四十多年前,被老百姓称作长毛的土匪很猖獗。人们背着粮食,牵着猪牛,躲进了寨上,并选派一些身强力壮的人守住寨口。长毛攻不上山,就把山包围起来,要把山上的人困死。时间长了,山上的几百个人粮食吃光了,又不敢下山。大家多次讨论,终于想出了一个哄骗长毛的办法。他们把仅有的一点白米煮成饭,找来一只猪喂得饱饱的,然后把它从山崖上推下来。长毛捡到被摔死的猪,剖开一看,猪肚子里全是白米饭。长毛的头子说:看来山上有很多粮食,困不死他们,这样围山划不来。我们还是到别处去吧!就这样,长毛放弃了围山,撤出了七道河。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富猪寨。

 

油河得名的由来

 

罗田县境内有两条大河都发源于天堂寨,东面是义水河,西面是天堂河。两河交汇的地方叫油河口,位于三里畈镇的油河村,也是罗田与浠水的交界处。两河汇合后往南流向长江,称为巴河。天堂河从平湖至油河口这一段,历史上叫油河,得名与油有关。

天堂河流经的河铺、平湖两个乡镇,地域辽阔,过去盛产一种油柿。油柿树木高大,树皮粗黑,果实很小,只有手指头那么大,结得非常稠密。油柿不象甜柿,不能食用,但是可以榨油,是往年做纸伞、斗笠的工业原料。苏杭地区制作花纸伞,就采用这里的柿油做原料。

油柿不待成熟就要采摘,因为青柿榨油最好。一般在农历七、八月采摘,用木榨榨油。柿油呈乌褐色,放在很大的篾篓里。篾篓圆口方形,用皮纸糊实,每篓约装四、五百斤。榨好的柿油入篓后发酵一两个月,就用竹簰运往外地。

竹簰上的油篓每篓只装一半,进入河道后,簰工就依次给油篓加入河水。从簰头到簰尾,每篓加一舀。加完一遍后,再加第二遍,如此循环。竹簰走到油河口,油篓恰好全部加满。奇怪的是,加水后的柿油浓度正合买家需要的标准。如果不加水,浓度过高,柿油成了浆糊,不能使用。更为奇怪的是,出了油河口就不能加水,加了油河外的河水,柿油就变质发臭,没有用处了。

由于这一段河中,水可变油,所以,人们就称为油河。这恐怕也是大别山的一个奇迹吧!

 

杨家寨胯坟的传说

 

清顺治年间,罗田县大河岸人王鐤率蕲黄48寨义军抗清,杨家寨也是其中之一寨。杨家寨位于三里畈镇区西北部,是汪家垅村的一座大山。山顶是个小平原,住有两个村民小组,200多村民。

杨家寨有内外两道石城,外城很大,内城很小。在一次战斗中,清兵从南门攻入外城,杀了很多人。清兵**后把尸体从一块大岩石上往下扔,所以后人把这块大岩石叫做**石。坚守内城的人同仇敌忾,奋力反攻。当时有个河南人,是义军请来的武师,十分刚勇有力。他手持大**,带头冲锋。与敌人短兵相接时,哪里最凶险他就到哪里拼杀。在这位武师的带动下,大家拼死血战。经过一昼夜的拼搏,终于夺回了南门,杀退了清兵。可是,这位武师因过度劳累,加上受伤流血,昏倒后再也没有醒过来。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只晓得他是河南胯子。人们把他葬在杨家寨上,给他的坟取名叫胯坟。此后多少年来,杨家寨人祭祖上坟,都约定俗成地先到胯坟上祭。

 

梁敬寨的传说

 

梁敬寨位于三里畈镇七道河的毛家嘴村、錾子石村与大崎乡的平土岭村交界处,东面是富猪寨(古名覆钟寨),西面是蕙兰山(古名茅崎山)。因外形远望象座巨型罗汉,又叫罗汉岩。迎面还有一山,名叫葐刀峰。梁敬寨上峰岭衔接,山势险要;峭壁悬崖,沟深壑幽;树木茂密,鸟道难行。

相传许多年前,有个勇武超群的人,在此占山为王,招兵买马,筑寨立营,独霸一方,人称梁敬公。此山因而得名梁敬寨。几年以后,梁敬公势力强大,还自造钱币,妄图称帝。朝廷得知了消息,就派来一支军队,要平复山寨。

可是,梁敬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无路通行,军队无从进攻。大军盘桓数月,眼看只能无功而返了,带兵的将军日夜烦躁,寝食不安。一夜,将军忽得一梦,梦见一位白须长老对他说:如若想破梁敬公,除非拜起葐刀峰。

那时候,梁敬寨前面是一片汪洋大海,叫上海和下海(如今是大崎三解元的两个大垸子,叫上畈和下畈)。将军醒后,知道一定是仙人指点,就划船到寨前合适位置,搭起高台,虔诚拜祭。一月有余,果然从上海边长出一座大山,与梁敬寨对峙,中间只距一箭之遥,这就是葐刀峰。将军欢喜若狂,指挥士兵登上葐刀峰,放箭开炮,一举攻破了梁敬寨。至今,梁敬寨上,还能看到废墟,土中有砖头瓦砾,险要处有断垣残壁。

听前辈老人说,葐刀峰顶有一大片河沙,就是从海变峰的证据。为证实传闻,我三次攀登葐刀峰,但没有发现河沙,只见山岗上有河沙似的麻骨土。值得奇怪的是,我在一处悬崖边挖了一株有观赏价值的岩松,根部居然夹着三颗鸡蛋粗的鹅卵石。我大惑,不解其故:山顶岩石中为何有鹅卵石?难道葐刀峰真的是从水里长出来的?为此,我当年曾写过这么一首小诗:证实传闻数遍寻,峰顶并无河沙存。岩中掘起松坚劲,三颗卵石话不明。

 

金耳岩的三潭二瀑一洞

 

金耳岩位于七道河毛家嘴村与大崎平土岭村交界处,是蕙兰山阳腹的山谷。此处三面环山,峭壁悬崖,怪石嶙峋,不可名状。罗汉岩、道姑尖奇峰耸立,唯东面有一山道,现在可通人车出入。谷中景致宜人,四季皆有特色。春则芳草缤纷,山花织锦,五光十色,百鸟和鸣。夏则茂林修竹,日光映射,碎影如筛,阴凉可掬。秋则天高气爽,梅黄果熟,霜叶殷红,满谷铺毡。冬则雪霁云散,回阳送暖,枯树苍藤,溪潭清澈。

沿依山傍河的曲径上行,至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处,蓦然现出三潭两瀑一洞,令人惊讶咋舌。

头潭面积不大,水不太深。二潭水绿幽沉,深不可测。潭后有瀑布从数丈高的悬岩一泻直下,阴风惨惨,寒气逼人。古往今来,凡大旱之年,农人都来二潭车水抗灾。曾有两位老人为探潭水深浅,割了两捆葛藤,栓上石头,丢到潭里,葛藤放完了还未见底。19647月,我们生产队到二潭车水抗旱,车到深坑处,潭水直往上翻。垸中的柄全大哥拿着长竹竿想试试还有多深,将竹竿往下一捅,一下子失重,和竹竿一起沉入潭中不见了。上面的人急得团团转,又没办法施救。过了好一会儿,柄全哥从水里冒出来了,没有淹死。据他说,沉下去好深,没有到底,水特别凉,全身都麻木了。

顺二潭上行约两百米,就是三潭。潭后有几丈高的瀑布从天而降,飞流四溅,响声如雷,阴森可怕,叫人丧魂落魄。潭面水雾笼罩,不知深浅。三潭东北面四十米处,有一山洞,名叫牛角洞。洞口高丈余,宽有一丈好几,深三十多米,外大内小。洞里最深处有一小洞,只有尺余口径,人不可入。洞里漆黑一团,不知根底。我曾用长手电筒照射过,不见其底。此洞有两段难忘的历史故事。

相传大清年间,曾有一刘姓道姑,吃斋念佛,在此洞虔诚修炼多年。忽一日,洞口上方倒挂着一条巨蟒,张着血盆大口向里张望。道姑吓得面目失色,三魂七魄几乎出窍。从此再不敢在此修行,半途而废了。后来有人说,那条大蟒是菩萨派来试探修炼者德行的,那道姑可能根基不牢,所以成不了正果。

1947年,国共开战。为躲避国民党的屠杀,鄂豫皖三省游击队大队长蔡席丰和他的战友伤员,在此洞避难。邻近的乡亲为他们送饭送药,为他们打掩护。他们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离开。

金耳岩虽然地处深山僻壤,如同井底之天,但民间趣闻轶事不少。期待有识之士前来探访发掘,使其不至于湮没。

 

古柿树村的柿子春

 

錾字石村是闻名遐迩的古柿树村,栽种柿树有千年历史,至今犹有百年以上的古柿树五千株,堪称中华之最。更为奇特的是,这里出产的柿子,是自然脱涩的甜柿,在树上成熟即可直接食用,香甜可口,果肉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大别山地区的一种优良节令鲜果。

每年金秋,秋风扫掉落叶,錾字石的山岭丘坡一片金黄,俨然成了黄金世界。甜柿熟了,高大的柿树上缀满金色的柿果,密密匝匝的小灯笼像满天繁星,在蓝天白日的映照下,异常灿烂。錾字石的乡亲们脸上挂满了笑容,异乎寻常地把甜柿收获的季节称为柿子春。据说,这种叫法是清代状元陈沆命名的。

陈沆是浠水县巴河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状元。陈沆小时候体弱多病,曾寄居錾字石的亲戚家,师从錾字石五宝庵的一位老僧人学习诗文。他高中状元后,来到錾字石省亲报恩,赠给五宝庵三件宝物:一个紫铜香炉、一把珍珠伞盖、半副銮驾。可惜珍珠伞盖和銮驾在文革期间损毁无踪,现在只留存紫铜香炉。

陈沆省亲錾字石,正是甜柿成熟之时。那一年风调雨顺,甜柿丰收,来錾字石的商贩车水马龙,非常热闹。錾字石的乡亲们如同过年一样庆祝丰收,搭台唱戏玩花灯,舞狮划船踩高跷。还有一大户人家大办婚事,请陈沆主婚。陈沆看到錾字石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非常高兴,欣然答应。他亲笔书写婚礼仪式八行书,民间称为五福到白头,又创作了一首撒帐歌,名曰百花帐,使婚礼喜庆达到高潮。

陈沆在錾字石住了两天,看到这里的秋收胜过新年,就说:錾字石的九月是柿子春。他题词曰:上元春去,下元春来,国富民强,百业不衰。

自此以后,錾字石的乡亲们便把甜柿成熟的九月(农历)叫作柿子春

如今,三里畈镇政府规划开辟甜柿公园,连续举办三届甜柿文化旅游节,錾子石甜柿的品牌名声更响。可以断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錾子石的柿子春将会大展宏图!

 

黄道姑尖的传说

 

黄道姑尖位于罗田县三里畈镇毛家嘴村与大崎乡大陈坳村的交界处,虽然比周边的蕙兰山、罗汉岩、覆钟寨略矮,却是罗田西部地区众山拱卫的中心主峦,山势极其雄峻秀丽。站在其山之顶,眺望四方,视野辽阔。南面,近处是鸡笼尖、豹狸岩,远处是李蟒岩;东面,近处是七方山、薄金寨,远处是古羊寨、狮子岩;北面,近处是梁敬寨、富猪寨,远处是五峰寨;西面,近处是蕙兰山,远处是大崎山、接天山。

黄道姑尖因是拔地而起,十分陡峭,不易攀登,所以成为古代的一个城寨,是当地百姓躲避战乱、抗击土匪的处所。时至今日,古城寨的石城虽然损毁,但主体结构依然保存,城门基本完好。城寨里,原有一座古庙,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大陈坳村拆去做了小学,于今只剩遗址。一口古井依然存在,水质清幽,现在成了野生动物的饮水之地。

黄道姑尖得名于一个姓黄的道姑修道的故事。传说数百年前,一位道姑来到此山,结庐为庵,虔心修道。人们不知她家住哪里,只晓得她姓黄。黄道姑待人亲善,不仅热心帮人治病,还教人种稻种麦、栽桑养蚕、纺棉织布的技艺。她做了许多好事,不图回报,人们都十分尊敬她。山峰西面有一块巨石,平整光滑,黄道姑每天清晨在此对镜梳妆,后来被人们称为镜子石。据说这面镜子曾经映在黄冈但店一个姓易的人家水缸里,易家从此大富大贵,成为鄂东的巨富。现在,巨石的所在地有一个小塆子,名字就叫白石岩。黄道姑修道多年,后来不知去向,人们都说她得道升天了。由于这是一个好地方,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城寨。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黄道姑尖是一座灵山,所以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特别是春夏之际,漫山遍野杏梅开放,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这里的杏梅足有千亩之多,最大的古杏梅单株冠荫可达半亩,蔚为壮观。除此而外,还有樱花、玉兰、杜鹃、紫薇、合欢、紫藤、兰草、檵木,次第开放,错落有致。进入此山,犹如置身仙境,心旷神怡。

 

扁担坳的传说

 

罗田县三里畈镇毛家嘴村与錾字石村的交界处,有一个大山坳,名叫扁担坳。它的名字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很难行走。一个神人挑着重担到了这里,由于上山用力,不小心闪了一脚,把扁担闪折了。神人叹了一口气,说:看来担子里的东西注定要落在这个地方了。他放下担子,扬长而去。没想到几年后,神人放下的担子竟然变成了两座大山,东面的大山是覆钟寨(又名富猪寨),西面的大山是罗汉岩(又名梁晋寨),中间横着一道山岗。这道山岗,两头微微上翘,好似一根出梢扁担。因形得名,扁担坳就成了从毛家嘴金耳岩到錾字石的必经之路。传至后世,富猪寨、梁晋寨两座大山各出了一个名人。富猪寨下的熊氏,家产万贯,富甲一方;梁晋寨上的梁晋公,招军结寨,占山为王。

现在的扁担坳,景象依旧,是登游富猪寨、梁晋寨的分岔口和歇脚点。坳口风清气爽,视野开阔,也是一个登临佳境。

罗汉岩老虎洞的传说

罗田著名的甜柿之乡錾字石和毛家嘴的北面有座高山,名叫罗汉岩。罗汉岩山腰有一壁悬崖,下面有许多洞穴,其中一个最大的人称老虎洞,又叫打虎英雄洞。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又是真实的故事,在錾字石熊姓的家谱上记载了这个人物故事。

昔日的罗汉岩,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常有老虎出没,每伤人畜。每天下午太阳要落山时,老虎在山岩上吼叫,令人毛骨悚然。人们非常害怕,只得早早关闭门户,躲在家里,不敢说话,连小孩也不敢哭。

当时錾字石岩石塆有个能文善武的人士,姓熊名文元,字孔璋,决心为民除害,灭杀老虎。据熊氏族谱记载,他生于康熙丙辰年,卒于乾隆辛巳年,享年八十五岁。熊公知书识礼,正直大义;伟骨雄姿,臂力过人。为除虎害,操练搏虎之术数月,认为有把握了,就准备上山。谁知上山那天,他家来了一位亲戚,也要同往。熊公不答应,说非常危险。但亲戚坚决要去,说是自己也有一把力气,能帮一点忙。熊公只好答应,叫他跟在后面,不要乱动。

两人来到老虎出没的洞穴处,老虎咆啸着从洞中窜出,腾空而起。亲戚大惊,往后便倒。下面是悬崖,如果倒下,性命不保。熊公迅速飞腿,一下踩住亲戚的衣袍,一把将他拽起。老虎一扑不中,再次腾空,熊公看准机会,一把抱住老虎颈脖,死死捆住,让老虎动弹一阵后就一命呜呼了。熊公手搏老虎,其神勇可想而知。熊公灭虎,地方百姓非常感谢,就把老虎洞叫做打虎英雄洞

又过了几年,蕲春县也发了虎灾。县令非常着急,寝食不安。说来奇怪,县令做梦,一个神仙告诉他说:虎毙于熊罴。县令就召集僚众商议,有人说:我们黄冈没有熊罴这种动物,莫非是姓熊的勇士能灭虎。县令命人四处打探,果然找到了熊文元,就请去灭虎。熊公果然英武,又帮蕲春县除了虎害。蕲春县令拿出许多金帛来酬谢熊公,熊公坚决不收,说:我不是卖艺,而是为民除害。蕲春县令就做了一块金字牌匾,上书为民除害四个大字。熊文元后裔居岩石塆数百年,其匾一直悬挂在塆中的香火堂,可惜在文革期间毁掉了。

 

于成龙与錾字石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皇帝非常器重的一位大臣,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他的发迹,除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之外,与錾字石也颇有关系。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康熙八年(1669年),从四川合州知州任上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四年后,升任黄州知府。

康熙十三年(1674年),麻城鲍世荣联络一批反清人员,从麻城东山到罗田的五峰寨、箔金寨,再至团风的白云山,结寨二十多处,准备大张旗鼓地举行反清起义。鲍世荣联络的罗田人何士荣、李公茂、陈顿徹等,约集乡民数千人,啸集七道河的箔金寨、玉泉殿、黄土坳一带,大肆扰民,老百姓人心惶惶,地方极不太平。

其时,錾字石有个大财主名叫熊世瑚,是个上庠生(清朝的秀才,在黄州府学注册),很有头脑。他发现这是一场很大的**,必须迅速上报官府,于是就请乡长雷尔忠向黄州府写报告。于成龙收到报告后,马上带领五百兵士轻装上阵,赶到七道河地区。熊世瑚亲自来到于成龙的军中,与于成龙共同商议破敌之策。由于熊世瑚是本地人,对地形和敌方人员都比较熟悉,所提出的建议都被于成龙采纳。于成龙的部队来得仓促,加上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军粮很不充足,对战斗力有较大影响。熊世瑚出手大方,一次就送出大米六十石,充作军粮。于成龙得到熊世瑚的大力帮助,很快就平定了叛乱,抓住了匪首何士荣等人。于成龙非常感谢熊世瑚的帮助,又惊叹他的才华,就盛情留他在军中任职。但熊世瑚以父母年迈不能离开为理由委婉辞谢了。于成龙就亲自书写德垂一世的匾额,赠予熊世瑚。这块匾额在熊氏老屋悬挂了几百年,文革期间被毁。

于成龙平定的这场叛乱,史称东山之乱。于成龙平定东山之乱后,又剿灭了九资河的广化寺。由于这两项大功,于成龙被朝廷看重,得以擢升,终于成为封疆大吏和朝廷重臣。

注:此文根据錾字石《熊氏家谱》和熊旅潮先生的讲述整理而成。

附:熊世瑚上庠生传(节录自《熊氏举分宗谱》)

康熙十三年冬,李公茂、陈顿徹、何士荣、麻城鲍世荣等倡逆,啸集箔金寨、玉泉殿等处。东山骚动,民情恟恟。公使乡约(雷)尔忠上其变。时于清端刺黄,以兵会乡兵抚剿。公诣军门,画平寇策,悉见用于公。以幺麽易平,持粮少,军饷中乏。公献粮六十石(米),于公大叹异,书德垂一世额赠之,仍留参军事,公以亲老辞。当尔忠上变时,人皆以公危,公曰:若辈救死不暇,安能害我?且事关君民,何可惧祸?不言籍,使一人受祸而遗惠一方,犹乐为之,况未必有祸乎!论者谓是役也,非公发之早,则蹂躏且甚。事平不寿害,公之力居多。

此传笔者:光绪丁亥年上庠生熊寿赟。

 

黄泥坳地方传说

 

三里畈镇黄泥坳村历史悠久,宋代末期就是黄冈通往麻城盐田河、白果的商贸通道。通道两旁店铺繁多,规模较大,是黄罗麻三县的重要边贸小镇,人称黄泥铺。此地盛产烧制砖瓦的优质黄泥,有许多泥瓦匠来此处长年烧制砖瓦,久而久之就易名为黄泥坳。

黄泥坳北靠五峰寨,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五峰寨是龟山山脉的延续,自南向北有五座山峰连绵耸立,因而得名。五峰寨地势险要,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第五峰是主峰,建有古城寨,经历数百年风雨战火,至今还大部保存。寨外有一坡坪名叫大战坪,是清代岐亭同知于成龙剿灭东山之乱的战场之一。于成龙先后在五峰寨和薄金寨发起两次大型战役,消灭了悍匪何士荣部,彻底平定东山之乱。于成龙也因此发迹,一路升迁,成为清朝重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张体学、漆少川等人率领游击队经常出没五峰寨。解放后,漆少川还多次到五峰寨看望曾经帮助过新四军和解放军的老乡。

五峰寨还有很多景致,最为突出的是仙人石、驮儿石和磨牛石。仙人石是平地凸起的一块方形巨石,传说北斗星神和南斗星神常来此石下棋。有砍柴人在旁观看他俩下完一盘棋,回家时已过百余年,后辈子孙都不认识,以为是骗子。驮儿石是两个叠加的椭圆形巨石,上大下小,历经数千年风吹雨打,不曾挪位。人们都说是母子情深,永远牵手。古时,有久婚不育或丧子求育的人家,来此石焚香求子,饮石下泉水,回家就怀孕生子,颇有灵验。磨牛石是山林深处的巨石,古时有牧童到此处放牛,一会儿牛就不见了。一连好多次,来此石旁吃草的牛都被石怪吞噬了。农人求告土地神和灶神,让上报天庭请玉皇大帝处置石怪。玉皇大帝听报后,遣雷公电母将石怪击毙,石头保留。从此之后,磨牛石旁可以随便放牧,牛羊不会失踪。

黄泥坳村清朝出了个大力士,名叫雷尔英,抱住石磙牛也拉不动。后来做了朝廷武将,护国为民南征北战,最终战死沙场。岗背湾的雷氏后人至今保存他用过的一个石头火盆,重200多斤。

黄泥坳村还有雷、李、丁等姓氏的始祖古墓,结构坚实华丽。其中雷氏祖墓已列入县级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袁家畈地方传说

 

三里畈镇袁家畈村,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奇特的地方。南靠薄金寨,北望狮子岩,东临天堂河相对古羊寨,西沿小溪水通往黄冈庙。因袁姓居民数百年前在此定居,湾北有大片平整土地,故而得名袁家畈。因村湾东临河南靠山,北面空旷,故北风吹来即变为南风。古人赞美袁家畈:走进青山口,大地向北走。袁家畈地形属蜘蛛结网,四通八达。中国民俗居家门不向北,而袁家畈却无此顾忌,大门随意开,道路随意走,可见风水之佳。

袁家畈村属辖的历史沿革也变化非常。村中有一条小河,河南袁家畈,1952年前属黄冈县管辖;河北七里滩,1952年前属麻城县管辖。1952年,设立胜利县,袁家畈与七里滩合并为袁家畈管理区,划归胜利县管辖。1953年又划归罗田县平湖乡下辖。1956年胜利县撤销,划归罗田县三里畈区黄冈庙乡下辖。1858年为三里畈公社黄冈庙管理区一大队,1961年为黄冈庙公社一大队,1975年为黄冈庙公社袁家畈大队,1981年为七道河公社袁家畈大队,1984年为三里畈区七道河乡袁家畈村,1987年为七道河乡袁家畈村,2001年为三里畈镇袁家畈村。解放以来,袁家畈先后归属黄冈、胜利、罗田三个县。

袁家畈历史上是黄冈、麻城、罗田三县交界之地,又靠山临水,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6年,国民党军队围剿中原野战军,鄂东军区独二旅在张体学、漆少川领导下,来黄、罗、麻三县交界处开展革命斗争。漆少川任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在罗田英山边县委刘敏、廖鹏的配合下,将罗英麻边委的秘密活动点设在袁家畈后山上的雷家庵。

袁家畈山清水秀地杰人灵,七里滩坐拥双龙双凤之地,历代名流辈出。袁家畈人雷华清(1833--1876),担任清朝将领,在新疆卫戌战争中,战功卓著,受到皇帝嘉奖,赐封冠勇巴鲁图名号,赏顶戴花翎和半副銮驾,封为侯爷,擢升统领,恩赐世袭。雷成清曾为国民党少将,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抗日行为,公开发表反蒋言论,向共产党投诚,解放后任《武汉日报》总编辑。雷云山,曾任国民党中央督导员,后起义投诚,肃反时被劳教,后平反昭雪。雷凤祥崇真向善,敬老爱幼,为先考守孝三年倚棺而眠,传为一方佳话。

袁家畈的土地是河田,适宜种植萝卜。自元代中期以来,萝卜种植就名声蜚外。此地出产的萝卜,水分与糖分都优于其它地方的萝卜,品质特佳。元代有诗人吟咏袁家畈萝卜: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明清两代,被誉为冬白玉,选作供品上送皇家。清朝时,清军将晒干的萝卜丝储为军粮。袁家畈萝卜,昔日借助水陆驿道行销浠水、麻城和安徽金寨、河南商城等地,萝卜丝、萝卜丕、萝卜干作为特色食材,为军队和百姓的生活添加了营养和美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萝卜还是度饥荒生产自救的首选食粮作物。

 

竹林湾的传说

 

江家边村以往叫竹林湾大队,江家边的名字是1981年改的,原因是同名的村太多,上级叫改名的。

竹林湾的居民大多是尹姓。尹姓始祖在元末明初从江西瓦屑坝迁来,生息繁衍,人丁兴旺。当时当地有一位姓祝的读书人,做了知府,人称祝知府。这位祝知府,为当地人做了许多好事,人民都很崇敬他。后来,祝知府举家迁往京城,把田产地基**给尹姓人家。尹姓居民感念祝知府,就把此地叫做祝家湾。后来同音讹变,又因当地竹林茂密,就衍音为竹林湾。

竹林湾背靠薄金寨,地势优越,出产丰富。尹姓居民勤劳俭朴,又善于理财,因此比较富裕。鼎盛时期,尹氏祖屋规模庞大,青砖瓦屋百余间,占地50亩。传说天完皇帝徐寿辉驻兵薄金寨,曾向尹姓财主借过钱粮,打了胜仗后如数偿还。尹姓最大的财主号称财百里,简直是捡石成金。他把大量财宝藏到薄金寨山中,并遗言让尹姓后人守山而居,耕读传家。

时至清代,尹家祖屋年久生蚁。白蚁严重危害老屋的安全,导致许多房屋朽坏坍塌。尹姓居民想方设法防治白蚁,逐步形成经验,创立了一门灭治白蚁的绝技。至今,此地居民到外地打工,多半是做灭蚁、治蚁的工作,而且由此致富。

 

薄金寨仙人石的传说

 

薄金寨的七道河东面的一座山峰,高峻雄伟。山顶修建的石头寨墙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寨中还有一座古庙,名叫遐佛寺,百十年来一直香火繁盛。寨中有许多景致,如古寨门、响水涧、古井、马脚石、猪头石、观音坎、财百里墓等等。古木有古樟、古桂、古柿、古槠、古栗等。薄金寨曾是古战场,传说天完皇帝徐寿辉的军队在这里驻扎过。清朝康熙皇帝时,当地人何士荣等啸集人众反清,聚集在薄金寨,与麻城东山呼应。时任岐亭同知的于成龙带兵剿灭东山之乱,在薄金寨血战一场,血流成河,最终消灭了何士荣。于成龙由此升任黄州知府,最后成为康熙大帝的股肱大臣。

薄金寨西面半山腰处,有当地著名的仙人石。一面石壁前又耸立一块巨石,造型奇特,气势雄浑。中间有方圆两三丈的平坪,现在修建了一座佛庙。传说古时常有仙人在此下棋,云遮雾掩。竹林湾的一个老人,上山砍柴,遇见了两个仙人下棋,就站在旁边观看。过了好一会,两个仙人叫他回家,说:你还不回去,难道不怕家里人担心吗。樵夫说:我看下棋不过两三个时辰,家里人有什么担心呢?仙人说:这里两三时辰,人间是两三年呢!樵夫不信,还要观看下棋。两个仙人见此,就停棋不下,相互说:这次没分出胜负,下次再来。就施展法力,从远处移来一块巨石,盖在棋盘上,微笑着向樵夫告别。樵夫只好回家,转身拿起镰刀冲担,才发现镰刀锈迹斑斑,不能使用了,冲担尖子已经脱落,剩下半边了。回到家里,儿孙都惊呆了,以为他是鬼魂。原来家里人看他几年未回,料定他遭遇不测,早就为他办了丧事。他说出了自己的经历,非常简单,大家都将信将疑。这个老樵夫后来经常去仙人石那里,想再遇神仙,求个福祉,但始终没见着。许多年后,当地百姓在这里修了一座仙人庙,经常有人前来焚香叩拜。

 

福子岭的传说

 

三里畈镇父子岭村旧名福子岭,现名是同音讹变而成的。此地是一条小山岭,昔日是黄冈、浠水通往麻城、安徽的要道,过往的商旅行人络绎不绝。因此,岭上修建了一座凉亭,人们也叫凉亭岗。

数百年前,凉亭岗忽然多了一个摆摊的老妇人。她身材矫健,打扮得体,待人和善,十分贤惠。老妇人主要经营糖果、花生、枣子、柿饼等副食,还烧茶、炸油条,方便来往的商贾行人。凡有生人问路,她不厌其烦地回答指引。年长日久,人们都称赞这位老妇人。

一个雨天,凉亭岗来了一位老道人,边走边看,时而摇头,时而自语。老妇人招呼道人到凉亭坐下,请他喝茶。道人连连道谢。道人品尝了老妇人的茶水后,说:此茶清香可口,止渴生津,味道不凡啊!老妇人说:我们这里山清水秀,云蒸霞蔚,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这茶是谷雨时节采摘,揉制而成的,自然好喝。老妇人询问道人到哪里去,道人回答是去蕙兰山。老妇人说:蕙兰山高峻雄伟,风景秀丽,是座仙山呢!只是从这里到蕙兰山还有三十里路,从凉亭到牛皮地这一段路又是黄泥路,下雨天特别难走,你要小心啦!道人说:为何不修一条石路呢?老妇人说:工程太大,没有资金,修不起。如果有哪位神仙帮助修一条石路,造福子孙,就功德无量啊!道人点点头,再向老妇人道谢,下岗向蕙兰山方向走了。

第二天清晨,人们惊奇地发现,牛皮地到凉亭岗忽然成了一条石头台阶路。老妇人笑逐颜开,对众人说:昨天那位老道人原来是一位神仙啊,感谢他为我们的子孙修了一条幸福路!既然神仙造福子孙,这凉亭岗以后就叫福子岭吧!众人异口同声地赞同。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妇人也不知到哪里去了,无声无息的。人们都说,她也得道升天了。

居住在福子岭一带的项姓居民,深知此地是块宝地,就在福子岭旁边修建了一座项氏祠堂,项氏族谱上称为岭南祠


六家坳村库前畈的传说

 

三里畈镇六家坳村过去叫库前畈,1960年创立宜林公社时才改名叫六家坳。库前畈是村里最大的田畈,它的得名有个传说故事。

这个大畈的北面,是李蟒岩山脉南麓延伸的大山。山前的岩石壁立高耸,形似仓库大门。古老传说,岩石后的山底就是一座神仙掌管的粮食仓库,还有金库,是玉皇大帝赈灾济民专用的。每逢洪涝天旱的大灾之年,灾民饥荒难忍时,到石门前敲击三下,石门旁的石孔便自动打开,流出粮食。不过,每次流出的粮食不多,只够一家人两三天食用。有个贪心的人,为了多取粮食,就多次敲打石门,遭到拒绝,又连续重击石门,最终导致石门失灵,石孔闭塞,再不流粮了。

因大畈在石库的前面,所以称作库前畈。那座石库的石门,后来在修水利工程时被炸掉。

 

錾子石地名传奇

毛群益根据熊旅潮遗作整理

 

(一)

明朝末年,麻城大屋河乡有个英俊青年雷洪九,虽人品才能俱佳,但家境贫寒,少年时与落马垱熊姓大姑娘订婚。熊家有二女,大女婚配雷家,二女婚配河铺乡周家。雷家贫穷,周家却是富户。熊家二女成年,都面容姣好,只是妹妹头上长疮,以致于满头瘌痢。周家很不满意,要求熊家换亲。熊家起初不答应,但拗不过周家的权势,只得答应将二女婚事调换。雷洪九家贫志短,只有随缘。熊家大女嫁到周家后不久,周家因富生骄,逼租致伤人命,当家人被判刑。又值李闯王起义,劫富济贫,周家被抄。熊家大女只好避难于娘家。

熊家二姑娘出嫁雷家,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拜完天地拜高堂。向公爹公婆行拜时,新妇低头,不料头上的花冠掉下来了。同时掉下的不只花冠,还有满头的瘌痢壳子。大家看去,新媳妇云鬓花容,好不靓丽。雷家大喜,雷洪九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三朝回门,雷洪九陪媳妇回娘家,路过熊家河(今錾子石村)武圣庙处,看到一只母鸡引着一群小鸡,钻进路旁的大石底下的石缝去了,就没理睬。回来时,又见母鸡引小鸡在草地上嬉戏。熊二姑取下头上银簪,掷向鸡群,群鸡惊起,依然钻进石缝。雷洪九猛然想起,当地有个传说,土地公公为麻姑仙子祝寿,夜送九马十三车白银寿礼,路过熊家河时鸡叫了,不能继续运行,就把银子藏在大石底下。没有人知道究竟藏在哪里。夫妻俩向大石三拜,心里默念:是我财,随我来。雷洪九夫妻回家后,夜梦鸡群进屋。第二天清早起床,发现堂屋里摆放着一大堆银子。雷洪九发财后,乐善济世,救苦解难。他尝与人言:天假与我,我还于天。久而久之,人们把熊二姑掷簪投鸡之处叫做簪子石,后衍声为錾子石。有好事者编唱童谣:天下奇有,只数雷洪九;天下奇事,只数錾子石。自此以后,原熊家河地名渐渐被錾子石所掩,最终成为地名。也有人把此地叫做银子石

(二)

雷洪九发财后,有许多人都想到大石底下去找银子。有个姓钱的人,外号叫钻钱子,特别上心,决定劈石取宝。他是个石匠,就用錾子在大石上打眼,连打两天,打了一排石眼,准备第二天开架。出人意料的是,夜里狂风大作,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块巨石,牢牢地压在錾眼上。那一排錾眼被嵌在上下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里,只有一巴掌厚,可见可数的有九个石眼,根本开不了架。那块飞来石约二十立方,背呈龟形,面平如一堵墙。上刻文字,清晰可辨认。文曰:风云莫测,祸福相依,即色即空,乃亨乃利。有好事者探查此石来处,发现对面罗汉岩有砑岫名掉石板,前半截断掉,断痕与飞来石相吻合。两地相距甚远,飞来石如何飞去,令人不解。人们都认为是罗汉菩萨运用法力遣动。

錾子石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戒鉴。可惜在破旧立新的年代,被人打作乱石卖钱了。如今,只留下传说,没有实物做见证。

 

**洞与荷露庵

毛群益根据熊旅潮遗作整理

 

**洞是錾子石村的一个山洞,荷露庵是邱家河村的一个寺庙,两者相距三四里路,但当地传说把两地连在一起,故事很神奇。

相传錾子石熊氏十世祖仪公后,有一子才貌双全,与但店名户易合纲的女儿结亲。婚期刚定,公子突患重病而死。易家姑娘饱读诗书,看重名节,就不再开亲,直入熊家,望门守节。易女幽娴贞静,寡言少欢,一心以修仙悟道为寄托。宅后覆钟山半山处有一石洞,非常宽敞,她就入内居住,多年坐定念经。她还出洞上山采药,给当地人治病,受到众人敬重。

此时,邱家河有一女,命运与易女相同,未婚夫病逝终身不嫁。在村东虎头垴结茅为庵,居庵修行。她在河湾泥沙积淀处种植荷花,每天清晨收取荷叶上的露水,妥善储藏,用来配置药物,替人治病。

易女和邱女年纪相当,意趣相投,就结为姊妹,称易姐邱妹。多年以后,易邱二女都修行得道。二人相会,用白布做桥,来往于洞庵之间,上下自如,时人赞叹。著名塾师熊寿康先生有诗咏xiao姐洞:云洞高悬住玉娟,离嚣避垢自年年。通灵香草沾霖后,入画奇峰列座前。泉水在山称上善,洞门不锁迓飞仙。一条白练为桥渡,来往相亲任自然。

传说数百年,洞称**洞,庵称荷露庵,至今名称未变。**洞天然生成,亘古不变,由于地偏路险,如今人烟罕至。荷露庵几经兴衰,如今复建为庙宇,香火兴旺。

 

【平湖地名传说】鲶鱼地的传说

 

天堂河自古羊寨与薄金寨的夹峙中穿出,流经平湖,形成一个大河套。河套东面是宽约里把路的沙滩和水道,西面是方圆七八里的丘陵田园,名叫丁家套。套口有一座小山丘,形状极像鲶鱼,所以被人们称做鲶鱼地。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名气不小,因为它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几百年前的某一天,丁家套有个姑娘在河边洗衣,忽然听到两个过路人的说话声。其中一人说:找了许多次,原来这个孽畜在这里。就随手把一根干竹竿插在地上,说:再过七天,我来看你。姑娘认识两人,知道是当地有名的地仙,就动了个心思。第六天,姑娘跑到那个地方,看到那根干竹竿竟然吐青了。姑娘拔起青竹竿,在原地方插根枯竹竿。第二天,姑娘又偷偷去看地仙来了没有。果然,两个地仙来了,看到枯竹竿,连声叹气:难道这个孽畜已经失去灵性了?

过了一年,丁姓姑娘要出嫁了。出阁时,她不要嫁妆,而是向父母要套口的那块地,父母就只好给她了。姑娘嫁到黄冈但店的易家,勤俭持家,很有口碑。几年后,她公公去世,偷偷地葬到了丁家套。后来,易家发旺了,成了但店赫赫有名的财主。易家当然要铭记发脉,就到丁家套修了一座气派的坟墓,年年来祭祖。易家富贵了几代,后辈就飞扬跋扈起来,每到丁家套祭祖,就放马沿路践踏庄稼,说走外婆家要咋样就咋样。由于易家势力大,惹不起,丁家套的农户敢怒不敢言。

时间久了,丁家套农户遭受的欺压和损失越来越大,就想办法来对付易家。他们又找了个高明的地仙,请他破掉易家的宝地。地仙说,易家的坟地是鲶鱼地,如果渴了水,鲶鱼就活不成。地仙叫丁家套农户打造了一张铁耖,埋到套口沙滩地下,让铁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耖沙,最终丁家套这边形成了一个大沙滩,河水被赶到东边的虎口地了。宝地被破坏了,易家也逐渐衰败了。

现在的鲶鱼地,前面是大沙滩,离河水很远。平湖河水从丁家套上口东弯,直插平湖街前的金盆地,又冲入虎口地,再南下流向巴河。所以,平湖一带流传一个传说:渴死鲶鱼灌死虎,打破金盆无人补。

 

【黄冈党史讲堂】第三十二期 鄂东全境解放


在度过了1948年春夏最严峻的日子后,1948年秋季,随着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尤其是中原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鄂东地区的内线形势变得对我方更为有利。8月下旬,鄂豫区党委在麻东祠堂铺召开会议,决定在贯彻党的新政策的同时,进一步集中力量多打胜仗,使我之小块隐蔽根据地向大块公开根据地发展。会后,全军区部队开始由山区转向平原作战,在敌人薄弱的地区开展反攻,取得了不少胜利。9月中旬,鄂豫军区组织黄冈、麻城边境战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亲临指挥,先后攻袭麻城夫子河和新洲徐古,歼敌200余人。11月8日,五分区部队在浠水洗马畈地区,歼敌华中“剿总”独立第一团一营及地方土顽,俘敌副团长以下官兵600余人。

进入1949年,历时65天歼敌55万人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中原解放区已连成一片。长江之北包括大别山区,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残敌,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的攻击,使敌人早已成为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扫除这些残敌已经不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鄂东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1949年4月1日,天津《进步日报》刊载英山、罗田、麻城等县相继解放的消息

2月下旬,鄂豫区党委在河南商城召开扩大会议,向各地委书记传达了中央关于迎接胜利、动员支前等重要精神。3月上旬,三、四、五地委分别召开会议,贯彻区党委指示,重点部署迎接人民解放军过境渡江,做好支前工作,同时组建了新的县委领导班子。四地委决定,麻城县与麻东县合并,成立新的麻城县委,姜一任书记;撤销罗麻县委,恢复罗田县委,刘敏任书记;浠水县委在罗田县三里畈重新组建,张若谷任书记。黄冈县委书记漆少川没有变动。五地委决定,蕲北、蕲南两县合并组建蕲春县委,张居庆任书记;广济县工委改为县委,徐少岩任书记;黄梅县工委改为县委,唐振华任书记;英山县委书记孙石继续留任。隶属三地委的黄安县委书记仍为赵前。各县委成立后,立即投入到紧张地支前工作。在军事上,鄂豫军区独立师在各分区部队配合下,集中力量连续出击,歼灭境内残敌,为大军南下扫清障碍。3月11日,鄂豫军区第十一团收复麻城县城。3月19日,罗田县党政军负责人刘敏、廖鹏和独立师第七团攻下县城。3月20日,五分区部队和十五团解放英山县城。3月22日,鄂豫军区独立师在师长张体学指挥下,攻克黄冈沙河图,全歼敌黄冈绥靖一团两个营700余人。4月5日,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四十三军一二七师攻克黄安县城;4月7日,二野十三军三十八师攻克黄梅县城;4月8日,二野十四军收复浠水县城;4月9日,广济县城梅川解放;5月14日,四野四十三军先后占领了黄州、团风;同日,四野一二九师在蕲春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蕲春县城蕲州镇。5月16日,四野四十八军在浠水县大队配合下,攻克浠水兰溪,全歼守敌沈光武部1个团及浠、罗、黄9县自卫队约3000人。至此,鄂东全境解放。

5月初,根据筹建中的中共湖北省委指示,鄂豫四、五地委合并成立中共湖北省黄冈地委。5月上旬,黄冈地委在浠水正式成立,地委书记李友九。鄂东人民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砸碎了旧社会的锁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解放。人民革命的彻底胜利,使鄂东地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Culture determines style, quality casting life

易为显学,古今一也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Sincere cohesion strength, innovation achievement dream

Design creates value and creativity drives the market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也就是说,当时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纣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狱中,西伯昌潜心研究易学八卦,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代《易经》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易小淘湖北运营中心(全国唯一运营总部)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联系热线:13871327245   公司邮箱:28663823@qq.com

公司地址: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105号硚口高新技术创业中心A栋二楼

扫码注册立奖购物券

下载易小淘APP

微信公众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